第二百七十一节 新乡自贸区

 仙都
    不同于“自治委员会”像模像样设立主席、副主席、委员,搞形式上的“民主集中”,“军政委员会”就是周吉的一言堂,其他成员如阮静、“夏云”、“丁娃”、“申屠夏”等不过谈谈各自的看法,提些意见和建议,最终由周吉“乾坤独断”。事实上“丁娃”长驻泗水城,“申屠夏”长驻上关区,“夏云”长驻东星湾,真正凑到一起开会的机会并不多,周吉对它们很放心,基本放手不管。

    虽然“管控区”和“自治领”彻底切割,行政财政独立,不再有隶属关系,但彼此间的联系并没有断,“保留地自治领”在与乾泰集团谈判的同时,还抽调“精兵强将”,急吼吼在新乡镇建立起一个“自贸区”,与“管控区”做“生意”。

    “自贸区”是“自由贸易区”的简称,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的一片区域”,当然“自治领”与“管控区”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事实上也不存在所谓的“自由贸易”,“新乡自贸区”存在的真正目的是便于“管控区”把民用物资单方面输送给“自治领”,而这些物资绝大多数来自舰队的“掳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自治委员会”真正上手,才知道养活那么多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旁的不说,单是粮食、衣物、药品的缺口就很大,坐吃山空是会死人的!他们迫切需要“接济”,“隔离区”也没有坐视不理,一方面由上关区的火电厂和自来水厂保障“自治领”的供电供水,另一方面通过“新乡自贸区”输送大批民用物资,帮助“自治领”渡过难关。

    新乡镇原本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地理位置极佳,正好卡在滨海市区和东星湾军港之间,摇身一变成为“自贸区”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繁荣起来,“自治领”花了大力气拓宽公路,成为专门的运输车队常驻于此,接受“隔离区”源源不断的输血,在稳定人心的同时,巩固了“自治委员会”的权威。

    乾泰集团与“保留地自治领”的谈判气氛很融洽,没有“剑拔弩张”,没有“针锋相对”,相反充满了“烟火气”,集团各部门更关心的是既得利益,而非争夺权力。明眼人都清楚,乾泰集团早已不复当初,作为劳务输出方,“自治领”既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也是他们的“大债主”,虽说“债多不愁虱多不痒”,他们总归硬不起来。

    谈判的间隙,宋骐和张景和到“自贸区”逛了逛,亲眼目睹了“隔离区”向“自治领”输送物资,一辆辆卡车满载而去,像长蛇一般驶向滨海市区。听说“自治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滨海市中心大兴土木,推进什么“人类文明保存计划”,正干得热火朝天,建筑,水电,内装,景观,需要大量的劳务输出,对集团来说是块“大肥肉”。然而“自治领”延续了当初“泗水安保”的霸王条款,跳过他们直接跟“雇工”结算工资,进而把“代币券”留在了“自治领”的信用社里,集团财务不独立,无法从中过手,只能挣一笔微薄的人头费。

    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只有加入“自治领”,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这是财务部经理邓守一的暗示,也是对方抛出的橄榄枝。

    宋骐停下脚步,津津有味看着一名汽修工抓紧修理抛锚的卡车,满脸油污,满头大汗,根本顾不上旁人。他隐约有印象,这位汽修工是集团派驻上关区汽修基地的劳务,单身未婚,无牵无挂,结果黄鹤一去不复返,连音讯都没有,没想到竟混成了“熟练工”,勤勤恳恳干活,毫不偷懒。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